close
編訪撰文/陳映潔
          
       詢/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莫茲婷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 潘榮吉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兼任講師 柯良宜

去年12月,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正式將「失親教育」納入家庭教育的範疇當中,可見在台灣,單親家庭比例的提升已成為政府所關注的重要現象。單親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影響?單親家長該如何適當提供孩子所需的教養及陪伴?即將面對單親生涯時,父母又該如何對孩子啟口?


單親孩子怎麼想?


所謂「單親家庭」,指的是只有一位母親或父親,帶著18歲以下的未婚子女同住。形成單親的因素有很多,目前以「離婚」所佔的比率最大,另外如「喪偶」、「未婚生子」、「服刑」、「雙生涯分偶」(分居)、「遺棄」等,皆可算是廣義的單親。


不論走入單親的理由為何,對於大人及孩子的生活必然造成很大的衝擊,當這樣的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大人們除了傷心、難過等情緒之外,最大的憂慮,可能還是在於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如:經濟、工作、托育問題、法律訴訟、監護權及財產爭取等。


然而,你是否留意過,身旁年幼的孩子此時在想些什麼呢?有哪些障礙正在小小的心靈當中形成,正準備阻礙孩子大步、大步的邁向未來呢?


OS 1:「爸爸媽媽會分開,都是我的錯」/「爸爸或媽媽會死掉,都是我害的」


在 連續劇當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父母不論是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亦或是為了達成某種管教、約束孩子的目的時,脫口而出這樣的對白:「就是因為你這麼不聽話, 爸爸才會拋棄我們!」,或是「因為你不乖,所以你媽才會被你活活氣死」,這些強烈帶有負面情緒的話語,雖可能是父母在盛怒、心痛等複雜情緒下的無心之語,卻可能對孩子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輔 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兼任講師柯良宜指出,一般來說,年紀越小的孩子越不具備釐清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和父母親的關係特別綿密,認同感無 法分離,當父母間有嚴重的衝突,亦或是其中一方失蹤、意外亡故時,他們往往傾向將過錯歸因於自己不好、不乖,如果再加上父母親在言語上強化了這樣的想法, 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自我責備心理,抱著歉疚感成長,日後長大也很容易將許多事情的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對,甚至變得畏縮、什麼都不敢做,深怕做錯事所導致的後 果。


因此,單親爸爸或媽媽千萬不要任意將這種錯誤歸因的可怕言語運用在孩子的管教上,即便心情惡劣時,也必須盡量避免諸如此類情緒性的話語,以免加深孩子不正確的聯想。


OS 2:「如果媽媽知道我想爸爸,一定會很生氣,所以我要忍耐


孩子需要父親與母親的愛是一種天性,無奈的是單親家庭的子女(特別是父母離異的孩子),通常只能在父親或母親之間作出選擇,因此,一旦決定後自然會對生活在一起的一方產生較多的依賴和需要,即使內心深處仍對另一位無法一起生活的父親或母親有所懷念,表面上也不願輕易承認。


因此,單親家長最好能夠基於「君子絕交不出惡言」的原則,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數落、辱罵對方或翻舊帳,千萬要讓孩子了解一個破裂的婚姻,只是代表一對夫妻由於某些理由而無法適應彼此,但父母與子女間的情感及血緣關係卻是永遠不變的事實。


試著傾聽孩子的心聲,並且同理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繼續與另一方保持聯繫,這無損你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相對的,諒解與成人之美,會讓彼此間的關係更親密,孩子也會發展得更好、更健康。


OS 3:「我不想讓人知道我沒有媽媽(或爸爸),我怕別人笑我、欺負我」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指出,單親家庭的孩子,對外其實最擔心被同儕貼上負面標籤,甚至是被排擠、欺負,雖然現在的社會對單親的看法已經漸漸脫離負面評價,但是對幼小的孩子來說,要向別人承認自己是來自於單親家庭,多少還是有一些壓力存在,也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


其 實,單親家庭並不等於問題家庭,雖然社會大眾如何看待單親這件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但或許單親家長可以先為孩子打上一劑預防針,告訴孩子:「從古代的抗 金名將岳飛,到現代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創作天王周杰倫,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單親小孩,所以沒有爸爸或媽媽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不需要感到丟臉或害 怕!」。


單親家庭的教養哲學


單親家庭父母在教養子女時,最常遭遇哪些問題呢?小編與專家們依據家長性別與子女性別,將教養方式分類為4種組合(單親爸爸vs.兒子、單親爸爸vs.女兒、單親媽媽vs.兒子,及單親媽媽vs.女兒),分別進行分析,並提供爸爸媽媽適當的教養建議作為參考。


組合1:單親爸爸vs.兒子


別以權威、力量管教兒子


一般來說,男性會用比較理性的方式來教養他的兒子,常會以自身的標準套用在孩子身上,而兒子從父親那裡學到的,就是如何成為一位男性,漸漸的發展出一種男子氣概。


莫 茲婷所長表示,單親爸爸一定是必須外出工作的,而他的父母,也就是阿公、阿嬤通常也會主動介入幫忙照顧孩子,隔代教養常見的問題是,老人家比較能提供給孩 子的照顧,就是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需要更多教育、管教的時候,阿公阿嬤往往比較管不住孩子,而爸爸在這種狀況下就必須扮演 黑臉,因此,一旦爸爸出現,就代表著管教的時機又來了。


比 較令人憂心的是,如果爸爸的管教理念多是以男性的威權、力量來壓制孩子的意見與行為,同時又缺乏情感面的關愛作為平衡,親子之間沒有緊密的關係基礎,兒子 小的時候可能還看不出來,等他慢慢長大後,父親就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難管教,因為權威、力量這種方式對他而言已經漸漸無效了。


此外,由於兒子也很渴望得到關愛,這時就很容易向外發展,如:到外面尋找朋友來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如果剛好交到一些不好的朋友,就容易產生行為上的偏差。


另一方面,如果兒子天生的氣質較為內向,平常又被爸爸管得死死的,他也可能因此而變得比較柔弱,更極端的還會出現焦慮的現象,因為一味的高壓管教容易讓孩子缺乏自信心,事事擔心做不好,害怕被要求、被罵,甚至是被修理,逐漸演變成為退縮的性格。


做個講道理的「大哥」


 莫 茲婷所長建議,單親爸爸和兒子的相處要比較像朋友、兄弟,可以用道理來讓孩子信服,而不要使用權力、威權來管控孩子,父親最好能用一種比較像「大哥」的方 式和孩子互動,經常和兒子聊天,多傾聽他的想法,從中給予引導、建議,可以為他分析一件事的利弊得失,但也別忘了讓他有一點選擇的空間,盡量不要以規定的 方式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否則容易造成兒子不敢、或不願與爸爸溝通。對於兒子,爸爸應該多給予一些肯定與鼓勵。


讓兒子多與媽媽接觸


母 親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潘榮吉認為,最好能讓兒子與母親保持良好的關係與密切的接觸,這對孩子的成長而言 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媽媽是兒子人生中接觸到的第一位女性,是他認識異性的關鍵性角色。此外,因為父親是兒子的楷模,爸爸怎麼對待媽媽,也會影響未來兒子與 異性的相處方式。


組合2:單親爸爸vs.女兒


女兒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莫 茲婷所長認為,女生相對來說比較需要情感上的關懷、溝通與交流,但是身為男性的爸爸卻往往較不擅長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尤其到了青春期,女兒的身心都會 產生巨大的變化,如:生理期來臨需要買衛生棉、因為身體的發育而必須挑選胸罩,父親一方面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不一定能提供很好的建議,也往往比較羞於啟口 和女兒做討論,在這個階段就會產生一些困擾。


此 外,倘若長期和不擅表達情感的爸爸相處在一起,女兒這部分的能力、練習也會較為缺乏,未來在人際關係上可能產生一些問題,與其他女孩子互動時,也會相對容 易適應不良。舉例來說,一群女生聚在一起時愛講悄悄話,喜歡找伴一起吃飯、買東西,甚至陪伴對方上廁所,而和單親爸爸一起生活的女兒可能就比較不會有這些 習慣,也因為和爸爸一樣不善於揭露內心的情感,她和同儕間的對話話題也會比較直接、表面,就像男孩子一樣,如果再加上跟男生比較聊得來,在女生群裡,也很 容易被邊緣化,人際圈會相對較小、較封閉。


缺乏楷模,較男性化


另外,莫茲婷所長舉了一個例子,曾經有位女孩的父母在她34歲 左右就離婚了,父母離異後她跟著爸爸一起生活,因為她的媽媽是一位化妝師,所以小時後她非常愛穿公主洋裝,也很喜歡女性化的事物,但是單獨和爸爸一起生活 之後,她變得越來越少穿裙子,到了青春期,其他女生總是很愛漂亮,而她的服裝儀容卻越來越不修邊幅、越來越不在意,這很可能是因為她在女性的性別角色認同 上缺少了媽媽作為學習的對象,而爸爸也比較沒有注意到這部分,所以女孩逐漸發展成偏向爸爸的男性化表現。


練習表達對女兒的愛


單親爸爸對女兒必須多一些同理心,並且試著練習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情感,特別是對女兒的愛與關懷,如果比較不善於口語表達,也可以透過小卡片、書信等方式,以繪畫或文字與女兒交流,對於不了解的女性知識,單親爸爸也可以主動利用一些管道尋求資源,如看書、上網找資料或參加親職講座、單親爸爸成長團體等,來獲得相關的資訊與支持。


尋找替代性學習對象


 至於女性認同對象的缺乏,可以用替代性的角色來加以彌補,這對年紀越小的孩子來說越重要,替代性角色可以是老師,或是家族中的女性親友(最好和爸爸、媽媽是平輩,若是長輩,會有世代差距的問題,可能較不適合),代替媽媽來陪伴孩子學習成長。


組合3:單親媽媽vs.兒子


不要過度保護兒子


媽媽和爸爸的差別在於,媽媽通常是比較注意細節、對孩子照顧較為周全的角色,只是對兒子來說,如果呵護過了頭,反而會變成碎碎念、煩人,或者限制太多。其實,男孩需要的,反而是培養自己獨立的能力,他們喜歡媽媽讓他做一些他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莫 茲婷所長認為,這是很奇妙的現象,單親爸爸通常會嚴格的訓練兒子必須非常獨立,而單親媽媽的教養方向卻往往不是如此,而是傾向過度照顧、保護兒子,並且想 要掌控孩子生活中的所有狀況,以防止他受到任何傷害,但這對男孩而言,非但沒有正面的效果,反而容易造成兒子的強烈反彈。


為什麼沒有男子氣概?


柯良宜老 師表示,不同性別的成長經驗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本身有兩個兒子,從他們很小的時候開始,我看他們這樣整天吵啊、罵啊、打來打去啊,甚至有時罵的話還 不太好聽,我就很不能忍受,因為自己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而我先生成長過程中,和他的兄弟互動有過類似經驗,他就認為男生之間本來就是這樣」。


有些時候,男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像是玩沙、玩土,把自己弄得全身髒兮兮,媽媽往往會因為覺得很髒而加以阻止,但是等到孩子發展到青少年階段,卻反而責怪兒子怎麼好像沒有一點男子氣概、甚至有點娘娘腔,事實上這些可能都是媽媽自己造成的。


因此,媽媽們必須容許兒子發展的方向跟自己原先預想的不太一樣,因為男生玩的遊戲、玩的方式本來就和女生不太一樣,所以不要過分以自己的標準去糾正他們的天性和行為,否則兒子可真的會被養出「脂粉氣」喔。


給男孩多一點自主權


莫 茲婷所長建議單親媽媽們,別再整天對著兒子碎碎念了,有時也要還給男孩一些自主權,並且試著用男生的方式來和兒子互動,採取「內細外粗」的教養模式,例 如:講話的方式直接明確、簡單扼要一點,不要參雜太多情緒化的成份。此外,平常也可以經常詢問兒子的意見,如:「那你會想要怎麼做?」,讓他有時也可以有 機會做一些決定。


別將重心完全擺在兒子身上


柯良宜老 師指出,我們其實可以體諒單親媽媽對待兒子的心態,因為自己已經失去一個先生了,當然會想緊緊抓住還沒有失去的兒子。中國古代經常會有一種孤兒寡母的情 结,正是由於彼此依賴太深,而發展出一種過於黏稠的共依附關係,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令人窒息的負擔,特別是當兒子娶媳婦時,母親可能還是沒辦法放手,婆 媳關係就會非常緊張。因此,單親媽媽要給兒子學習獨立的機會,盡量不要過度干涉兒子生活中的一切大小事情,也不要將重心完全放在兒子的身上。


多讓兒子與其他男性互動


單親媽媽應儘量避免想要獨佔兒子所有時間的心態,多安排孩子與爺爺、舅舅、男性同事或同儕兄弟們見面,以補償孩子缺少父親作為角色楷模的缺憾,在與同性互動的過程中,兒子也會有更多的機會觀察、模仿男性應有的行為舉止。


組合4:單親媽媽vs.女兒


缺乏客觀角色調解衝突


莫茲婷所長表示,單親媽媽與女兒之間的親子關係是最微妙的,她們感情好的時候非常要好,因為兩者同是重視情感交流的女性,再加上細膩的媽媽也比較能夠觀察、了解女兒的需要,所以平常彼此間就像好朋友一樣可以互相關懷。


然而,一旦有所衝突時,母女雙方往往都會用比較情緒化的態度處理事情,卻又缺乏一個男性角色(如爸爸)能夠跳出來理性分析整個事件,而女性較為被動的特質,也會讓雙方都在等待對方先來安撫自己,因此經常難以化解僵局。


易對兩性過度幻想或排拒


此外,女生一開始對男性的印象都是出自於爸爸,缺少父親的女兒,對男性的概念是較為模糊的,不了解男生的個性、特質,特別是年齡很小就失去爸爸的女孩,越容易有這樣的狀況。


未來這些女孩有些可能會對兩性情感過度幻想,希望有人會像爸爸一樣無條件的愛她,要不然就是對男女關係過度的排斥,因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互動,如果單親的原因是因為父母關係破裂,從小又從媽媽那裡聽到許多關於爸爸的批評,她們對男性的觀點又會更負面、不信任且以偏概全了。


理智、幽默的與女兒相處


媽媽和女兒互動時,除了溫柔,最好能夠外加一點理智和幽默,特別是幫女兒處理一些大事、難題時,要經常表現出「我可以!這個沒問題!」的自信與能力,當發生衝突時,最好能夠讓第三者以較為客觀的角度居中調解,彼此也必須練習主動向對方釋出善意,以避免僵持不下的窘境。


單親,如何對孩子解釋?


不論是何種原因導致單親的結果,令爸爸媽媽最頭疼的,莫過於如何和年紀幼小的孩子解釋這種既複雜又難以啟口的事情。該和孩子說實話嗎?怎麼說孩子才能理解?


不要編謊言欺騙孩子


潘榮吉老師認為,告知真相會讓孩子比較有安全感,最怕的是父母親基於保護孩子的理由,或認為孩子無法理解而刻意隱瞞單親的事實、甚至編造謊言欺騙孩子,如:騙喪失父親的孩子「爸爸出國去工作了,暫時不能回家」等諸如此類的理由,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因為總有一天當孩子發現真相時,反而會受到更大的衝擊而無法面對事實,同時也對欺騙他的父親或母親產生極大的不信任感。


對敏感的孩子即早說明


有的時候,失去不見得是一瞬間發生的事情,而是一種漫長的過程。當單親與否呈現一種模糊難解、不可預料的狀態時,究竟什麼時候告知孩子才是適當的時機?


莫 茲婷所長認為,這必須考量孩子本身的氣質與認知狀態而定,無法一概而論,例如對於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如果他都已經感覺到了,大人卻還刻意閃避不談,他會 覺得大人在耍他,而產生較嚴重的負面心理效應;但如果孩子還完全不知道或搞不清楚狀況,父母親則可以選擇等事情較為明朗、塵埃落定之後,再好好的跟他解 釋,否則萬一最後事情來個180度大轉彎,豈不是讓孩子白白擔驚受怕一場。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說


失親


首先應該設法跟孩子解釋「死亡」是什麼,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莫茲婷所長建議父母,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比喻來為他們說明,例如,可以讓孩子觀察蝴蝶成長的過程,會從毛毛蟲變成蛹,最後再變成蝴蝶,告訴他們,爸爸或媽媽現在雖然不能動了,可是之後他就會像蝴蝶一樣飛上天堂。


父母離異


現 代孩子對離婚的觀念可能都是從媒體上聽來的,但幼小的孩子即便聽過這樣的事情,可能也只是一知半解,父母可以用小朋友平常的生活經驗來為他們解釋離婚的意 涵,他們會比較容易理解,例如:「爸爸媽媽就像你跟你的好朋友一樣,好朋友有時會吵架,但是後來發現每次只要在一起都會吵架,所以我們就決定不在一起比較 好,但是我們還是會像以前一樣愛你,對你的愛是不會因為分開就改變的喔!」。


潘榮吉老師指出,對孩子解釋時最好是以較為正面的態度來說明,必須避免批判、抱怨、情緒化、指責對方等方式,為了孩子著想,父母親應該有這樣的共識:「不管孩子最後跟了誰,離了婚的父母至少在孩子面前應保持良好的關係,不要惡言相向,或在背後批評另一方的不是」,因為這麼做雖然能滿足一時的快感、情緒的發洩,但可能無形中影響孩子未來對異性及婚姻的看法而不自知。


父母失聯


莫 茲婷所長認為,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失聯,很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遺棄、爸爸或媽媽不要他了,這時留下來照顧孩子的父母最好也別選擇欺騙,可以直接了當的對 孩子說:「爸爸或媽媽現在不知道在哪裡,會不會再回來其實我也不知道,可是我們努力的找過他了,也許他現在還不想被我們找到,所以我們現在先過好我們自己 的生活,我們一起來想一想怎麼樣可以過得更快樂好嗎?」。


此外,也要經常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使他們不安的情緒能夠找到出口,像是問他「你現在還會想念爸爸或媽媽嗎?」、「現在他不知道在哪裡,你的心情怎麼樣?」,多傾聽孩子的感覺與想法。


以繪本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柯良宜老師指出,學齡前的孩子其實沒有太多實際生活經驗來理解事情,也沒有太多語言詞彙來表達感受,所以父母親和他們談「離婚」、「死亡」等概念時,他們往往不懂是什麼意思,也說不出有什麼感受,但實際上他們的情緒經驗卻是很豐富的,和父母分開的那種痛苦感受是非常強烈而有待宣洩的。


繪 本是一種幫助孩子理解事件很好的媒材,因為大人往往不懂孩子的內心世界,自然無法站在同一個平台上與孩子討論事情,而現在已經有許多合適的繪本,會從小孩 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很多事情當爸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解釋的時候,透過繪本,一方面可以讓大人了解孩子可能會怎麼想,同時也幫助孩子理解事件的整體概 念。


此 外,和孩子一起讀故事時,父母親還可以隨著情節發展的段落,經常停下來問問孩子怎麼想,引導孩子將他們心中的想法說出來,如果孩子還不具備完整說出自己感 受的能力,爸爸媽媽也可以試著揣摩他們的想法,然後問問他:「是不是這樣呢?」,當孩子的情緒能夠抒發出來,他心中的傷痛便能獲得很大的釋放。


 


推薦繪本


給單親媽咪: 


書名:<<量身訂做的爸爸>>


作者: 大衛.卡里


譯者:徐素霞


出版社:青林


簡 介:爸爸是可以量身訂做的嗎?書中的小女孩有一位很棒很棒的媽媽,這個媽媽除了高大強壯、聰明美麗之外,她還是個運動高手,而且很會玩拼圖!可是,小女孩 只有媽媽,沒有爸爸。所以,小女孩想幫媽媽找一個量身訂做的爸爸。於是,她們在報紙上登了一個廣告:「我們要徵求一個爸爸!這個爸爸要會運動、要很聰明、 要喜歡玩拼圖、還要和藹可親!……」。


書名:<<媽媽和我,有時也有爸爸>>


作者:高詠微


繪者:Sophie Library


出版社:大於創意文化


簡介:我和媽媽搬家了。從今天起,我不再和爸爸住在一起。大大的屋子裡,只有媽媽和我。我和媽媽一起烤蛋糕、寫功課、讀故事、去公園餵鴿子……只有媽媽和我。爸爸會在另一個星期帶我出去玩。我和爸爸去爺爺家下棋、去看刺激的電影、去踢足球踢了一身泥巴…..只有爸爸跟我。媽媽說,想爸爸時可以打電話給他。爸爸在電話那邊,我們在電話這邊,有爸爸、媽媽還有我


給單親爸比:


書名:<<大猩猩>>


作者、繪者:安東尼布朗  


出版社:格林文化


簡介:安娜酷愛大猩猩。無論是書籍、用品或房間裡,到處都是和猩猩有關的事物。她天天盼著爸爸能帶她到動物園看猩猩,但忙碌的爸爸卻抽不出空。就在安娜生日的夜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安東尼布朗以細膩筆觸,刻畫出一個爸爸忙於賺錢的單親家庭中的小女孩。他並且營造出一個超現實世界,使主角內心寂寞在此宣洩。其中探討的親子關係和單親問題,值得省思。


給喪親孩子:


書名:<<爸爸的圍巾>>


作者:阿萬紀美子


繪者:麥克格林列茨


譯者:鄭明進  


出版社:三之三文化


簡介:多米有一條爸爸的綠色圍巾,只要媽媽幫他圍上這條圍巾,就會讓多米勇氣百倍、認識許多的朋友,也會有很多快樂的事情發生。爸爸的圍巾,真是一條有魔法的圍巾呀!本書藉由一條綠色圍巾,道盡小男孩對過世的爸爸的思念,令人動容的圖文,感人致深。


 


 


 


 


                                                            


                                                   來源:育兒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群晏媽咪的窩 的頭像
    群晏媽咪的窩

    群晏媽咪的窩部落格

    群晏媽咪的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