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 詢/林口長庚復健科職能治療組組長 黃恢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李淑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心科職能治療師 張文馨
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 覺統合主要是由人體中的三種感覺構成,分別為本體覺、前庭覺以及觸覺,是一種神經傳導的過程。這三種感覺經由接收與整合,可讓身體有效率地與外界互動,應 付各種環境賦予的任務,做出適當反應(例如:看到丟過來的球立刻接住)。林口長庚復健科職能治療組組長黃恢濤說明,嬰幼兒由於年齡較小,生理尚未發育成 熟,以視覺與聽覺為例,新生兒大約只看得清楚距離眼睛20公分以 內的東西;耳朵對聲音的區辨能力也不敏銳。因此,在早期的嬰幼兒發展過程上來看,較強調上述三種感覺。不過,黃恢濤治療師也表示,除了這三種感覺,近年來 的感覺統合也強調身體上的整體發展,像是視覺、味覺、嗅覺以及聽覺等,藉由整合身體的各種感覺,去建構嬰幼兒在各階段的身心發展。
本體覺─建構身體概念
臺 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心科職能治療師張文馨指出,本體覺是一種個體對於自己身體各部位的感覺。當身體在動的時候,肌肉、關節等變化會刺激大腦,讓我們 知道身體的位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職能治療 師李淑 君解釋,本體覺就如同當我們將眼睛緊閉時,會知道腳在什麼位置。黃恢濤治療師補充說明,本體覺除了讓個體知道身體各部位在什麼位置(靜態的本體覺)之外, 另外還可覺知自己正在做哪些動作,並知道如何控制身體(動態的本體覺)。
本體覺若正常運作,可幫助建立自我身體形象的概念,並會讓嬰幼兒將來無論在學習、表達及人際上都有良好發展。此外,黃恢濤治療師表示,本體覺還有安定神經、舒緩情緒的效果。例如,被他人擁抱時情緒變得較穩定。
前庭覺─掌管肢體平衡與協調
前庭覺主要是由內耳接收,當個體在做一些較劇烈的活動 (例如:直線加速、旋轉等)時,會刺激到它。內耳的前庭組織與身體的平衡、協調以及移動速度、空間感相關,當我們的身體在加速移動或前後搖晃時,前庭覺接收到,會試著讓身體維持平衡,並維持肢體的協調。
假如孩子的前庭覺發展不良,會有平衡感不佳、時常撞到或跌倒等情形。另外,若孩子平時經常避開攀爬活動和體能的遊戲,或是不敢玩盪鞦韆、溜滑梯等同年齡小孩經常在玩的活動,也要注意孩子的發展是否哪裡出狀況。
觸覺─最大的感覺系統
黃恢濤治療師指出,舉凡觸摸、疼痛感以及冷與熱的溫度覺等,這些大家所熟知的感覺都是屬於觸覺的一部分,是身體上最大的感覺系統。
倘 若孩子在發展過程中,觸覺過於敏感或遲鈍,易造成感覺統合失調,間接在學習及人際關係上產生問題。例如:有些孩子不喜歡人家摸他的頭、觸碰到他,或是一被 別人碰到就哭,覺得別人在打他。假如情況更嚴重的話(例如:必須將所有衣服的標籤剪掉才敢穿),就可能是「觸覺防禦」的一種,對於外界的任何刺激都很敏 感,甚至會有情緒不穩、容易分心的現象。張文馨治療師指出,有觸覺防禦症狀的孩子,倘若情況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通常會依孩子的不同情況採用減敏治療法, 降低敏感對其生活及人際互動的影響。
感覺統合v.s.專注力
黃恢濤治療師指出,感覺統合不佳的孩子,易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以本體覺失調的孩子為例,上課時一直動來動去,影響到其他小朋友,但是他並不覺得自己一直在動,影響到他人;觸覺發展不好的孩子,時時刻刻都害怕別人碰到他,便會無法專心上課或專注在某件事情上。
黃 恢濤治療師說,感覺統合愈到近期的研究,愈著重於每個人在警醒度、調節興奮程度能力上的差異。舉例來說,警醒度高的孩子就算玩了一整天,精神還是很亢奮, 家長必須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將他安哄入睡;有的孩子在教室裡乖乖坐著,卻心不在焉,前面小朋友的筆掉了,後面小朋友在擤鼻涕他都知道,只有老師說的話他一句 都沒聽進去,因此而開始煩躁不安;警醒度很低的孩子就算處於吵雜的環境下,依然精神渙散,無法專心上課。
簡 而言之,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會影響其專注力。一種情況是孩子本身的注意力有缺失,另一種情況是孩子的警醒度問題。面對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就要針對問 題,想辦法吸引他的注意;面對警醒度差的孩子,可提供他足夠的感覺刺激活動,刺激他的大腦;而對很容易興奮的孩子而言,則要多給他本體覺、深壓覺(例如: 擁抱)、緩和的感官刺激,或讓他從事壓黏土、吊單槓等活動去舒緩他的情緒。
感覺統合v.s.環境適應力
孩 子感覺統合的發展和環境適應力有很大的關聯性。感覺統合是由身體的各種感覺一起建構出來的,假如有其中一項的發展出問題,便會影響到整體的反應能力,進而 在環境適應、人際關係上出問題。例如:手眼不協調的孩子,經常漏接別的小朋友拋出的球,如此便導致下次沒有人想繼續跟他玩球類運動;有觸覺防禦症狀的孩 子,在團體生活中排斥別人,便無法適應這種學習環境。黃恢濤治療師說明,感覺統合的發展是從感官建立基本能力,再來是功能上的表現,最後是自信、人際關係 與學習模式的建立。因此,感覺統合不僅僅關注於個體本身的感覺發展,擴及到周遭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上,都息息相關。
後天環境的培養
黃 恢濤治療師指出,探究感覺統合異常的主因,有些研究認為是孩子先天異常,但也有部分研究始終找不出答案。不過,以現今的社會來說,後天環境的養成佔很大的 因素。許多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寶貝,從小就過度保護,不敢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環境、接觸新事物,怕他受傷。如此長期下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適當地訓 練到身體各項能力的發展(例如:肌肉協調能力),也容易造成孩子的感覺統合出問題。 李淑 君治療師同樣認為,家長應該要讓孩子多去探險、刺激感官發展,孩子到了對任何事物都很好期的階段時,就放手讓孩子去摸、抓以及玩,使他們有機會去嘗試不同 的新玩意。這樣一來,各種感覺接收到的刺激可同時整合,促使孩子可將各種動作協調地發展出來。
寶寶的爬行階段不可錯失
黃 恢濤治療師表示,在寶寶的發展過程中,爬行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階段。當寶寶爬行時,腿部(膝蓋)及手臂撐起全身的重量,可促進寶寶四肢肌肉與關節的發展;前 進時,除了會牽動全身的肌肉,還能訓練四肢的協調能力和平衡感,啟發肢體的協調性,間接刺激腦部的發育。建議家長應該讓寶寶多爬,探索環境,增加觸覺經 驗,促進本體覺以及前庭覺的發展。
張 文馨治療師說明,臨床上有許多個案是在成長過程中跳過爬行階段,直接站起來走路。當家長見到孩子這樣「優異」的表現時,當下都會覺得很高興。不過,這種快 速的進展並不一定是好現象。沒有爬行或是爬行時間不夠久的孩子,肌肉與關節缺乏耐力及穩定度,比較會影響到未來整體姿勢控制及上肢動作發展,在上肢精細操 作、工具使用,甚至是書寫上可能會出現問題。
家長應依寶寶的發展給予適度刺激
黃 恢濤治療師指出,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是藉由跟環境互動去拓展自己的能力。例如:兩個月大的寶寶會動手去抓東西,三個月大的寶寶會趴著並抬頭看人,或 是抓懸掛玩具。現今市面上寶寶的用品、玩具五花八門,且有些還附有聲光效果,每樣都做得很精緻,可刺激寶寶的各種感覺發展。建議爸媽可以依照寶寶的年齡與 成長情形,去挑選適合寶寶的東西,刺激寶寶的觸覺、肢體協調發展。除了可讓寶寶多接觸各式玩具,帶孩子多去戶外走走,接觸大自然,都對孩子的成長同樣很有 幫助。
另外,有些人認為寶寶不要經常抱,日後會養成壞習慣。不過黃恢濤治療師認為,對於尚不會翻滾的寶寶來說,照顧者多抱他,讓他將頭部挺直,可刺激寶寶的前庭覺發展,反而對寶寶的成長有幫助。
可促進感覺統合發展的遊戲:
*刺激各種感覺的遊戲
◎前庭覺 ~ 盪鞦韆、溜滑梯、跳跳床
◎本體覺 ~ 躲貓貓、攀爬架、踢足球
◎觸 覺 ~ 手搖鈴、玩沙坑、家家酒
*動作整合、協調
◎拉單槓:訓練抓握能力、前庭刺激。
◎相撲遊戲:兩個人一起同時以雙手互推,失去平衡、腳先離地的一方便輸了。這個遊戲可促進孩子的本體覺、觸覺以及前庭發展。
◎小牛耕田:抓住孩子兩腳,讓他們用雙手走路。這個動作可刺激本體覺、手部肌力發展。
異常評估
每 個寶寶出生後,父母都會領取到一本兒童健康手冊,將寶寶的各階段發展都寫得很詳細,並有提供各階段發展評估表。建議父母可先以此作為寶寶發展指標依據,若 有問題再請醫師進一步觀察。家長帶孩子去找醫師協助時,醫師及評估的治療師會先依照既定模式去推算這個孩子的發展是否達到該年齡層的水準,再依各個發展面 向上去看,做整體性評估。黃恢濤治療師說,家長除了可先簡單觀察孩子的發展(例如:粗動作、細動作、認知、環境調適等)是否比其他小朋友慢,在該年齡層落 後1~2個里程碑就要注意。
治療時機與方式
感覺統合的最佳治療時間為4~7歲。 因年紀太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及技巧性動作發展尚未成熟,且和環境互動經驗(例如:幼稚園、戶外活動)有限,因此很難去斷定孩子在哪方面出問題。而太大的孩 子由於大腦已逐漸定型,過晚治療就會大打折扣。當然,超過治療黃金期,但有需要治療的孩子,仍建議接受職能治療,只是成效及進展程度較難以估計。黃恢濤治 療師指出,大多會將遊戲應用於治療中,針對個別不同的差異,提供所需的治療與訓練,通常積極治療的話,半年內就可改善。
結論
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里程碑,且是循序漸進的。建議父母在孩子成長時,給他們多一點的時間與空間,滿足他們的需求之餘,可讓他們多去探險、尋求刺激,重要的是,讓他們有一個安全、快樂的生長環境,相信對於他往後的發展會有很好的幫助!
黃恢濤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畢業
經歷: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職能治療師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系兼任講師
曾榮獲第三屆中華民國發展遲緩早期療育協會棕櫚獎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
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系臨床教師
李淑君
學歷:長庚醫學大學職能治療系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張文馨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系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心科職能治療師
來源:嬰兒與母親雜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