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大問題,一次解決
Q1:其中一個孩子長相特別可愛、活潑,討人喜歡,一起帶出門,總是只有他一個會被稱讚?
人的眼光天生就比較會被外型姣好或主動與你互動的人所吸引,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謝瑩慧建議,平日父母就應多用心去發現每個孩子具體的特點與擅長的東西,當遇到外 人只稱讚其中一個外型較可愛或較活潑的孩子時,可以技巧性地回應:「謝謝你的讚美,他真的很可愛,那你有沒有注意到哥哥(指其它沒有被稱讚的孩子)的皮膚 其實也很好,而且很會畫畫唷!」有時候,經過這樣刻意地提醒,也會讓他人馬上發現,只把焦點放在其中一個孩子身上並不合宜。
Q2:兄弟姊妹當中,其中一個孩子特別愛告狀?
謝瑩慧副教授指出,愛告狀的孩子有可能是先天氣質較愛打抱不平,當孩子來告狀的時候,可以試試看以下4步驟:
1. 父母可以先告訴他:「謝謝你告訴我,媽媽(爸爸)知道了。」
2. 父母要先了解,孩子們會各說各話是正常的情況。
3. 一定要把其他孩子找來,聽看看各方的說法。
4. 運用平日父母對孩子的觀察與了解去處理
Q3:家中的兩個孩子,不太跟玩在一起,感情好像沒有很好,怎麼辦?
根據遊戲行為發展理論,孩子剛開始產生的是「平行遊戲」,也就是說,兩個孩子即使在同一個空間玩同樣的活動,卻是各玩各的。隨著語言的發展與成熟,進入到「聯合遊戲」,才開始會跟對方說話、互動,
例如,請對方傳遞東西,不過,主要還是自己完成自己的遊戲,最後,才會出現高度互動的合作遊戲,因此,謝瑩慧副教授表示,爸媽不用過度擔憂家中學齡前的兄弟姊妹,因為剛開始即使在同一個空間玩卻沒有互動,也是正常發展的一部分唷!
Q4:孩子抱怨:「為什麼我一直都要穿哥哥姊姊穿過的衣服?!」
當兄弟姊妹間是同性別時,爸爸媽媽往往站在經濟角度為考量,希望妥善用資源,讓年紀小的孩子接著穿老大的衣服,謝瑩慧副教授建議,父母一 方面可以試著跟孩子溝通父母這麼做的原因,另一方面,父母也不要總是認定年紀小的就應該要穿老大留下來的衣服,畢竟,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想,為什麼年紀小 的總要穿舊衣服?不妨適時地幫年紀較小的弟弟、妹妹,買一些屬於他們自己的東西,像是小背包、小帽子,讓孩子也能有「這東西是真正屬於我一個人的感覺!」
Q5: 孩子對父母說:你/妳偏心!?
謝瑩慧副教授認為,首先,要視孩子在怎樣的情境中說出這樣的話,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角度與感受,再來,建議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做出決定的過程,讓孩子能夠了解;此外,當孩子說你不公平時,家長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公平了呢?
孩子畢竟是孩子,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哥哥姐姐,因此,總是要求大的就要讓小的或是照顧小的,其實並不合理,在平日最好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小的可以多為大的做些事情,每個人都會想要被寵愛與被需要,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兄弟姊妹間是要彼此「互相照顧」的。謝瑩慧副教授進一步提醒,發生孩子爭寵的情況,最忌諱單獨在每個孩子面前說出:「其實媽媽比較愛你。」
《百萬父母都在問!心理學博士寫給你的習慣教養書》的作者提到,每個孩子的年齡、角色以及理解他人的程度都不相同,所以「齊頭式的平等」對待每個孩子,其實並不公平,父母要讓孩子理解,在什麼年齡就一定會有哪些責任,並且安撫他的情緒。
一般來說,未滿5歲的孩子會對弟弟妹妹產生強力的嫉妒心,因為這時期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程度高,一直到6歲左右,開始與父母脫離,會跟同學與老師發展出人際關係,但是,並不表示6歲以後的孩子就不會有嫉妒心理,因為孩子們自始至終都需要父母的關懷,也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
與每個孩子進行個別約會
跟每個孩子分 別共處一段時間是非常重要的,讓他們能個別跟最親愛的父母單獨約會,這段時間內不論是牽著孩子的手一起散步、到附近的商店購物、一起出門吃點心,或是只為 她念一段故事都好。最重要的,這是與孩子對話的好時刻。他們會因為可以跟父母獨處,而感到非常滿足,對增進親子關係,建立親密感都極有幫助。
Q6:家族中的長輩,有重男輕女的觀念,每次回去就只幫哥哥或弟弟(兒子)準備禮物,以及他們愛吃的食物,擔心女兒長期被忽略,心靈受創?
謝 瑩慧副教授認為,可以先試著跟長輩溝通,因為如果持續發生這樣的狀況,孩子們是能夠感受得出來的,如果真的還是無法改變長輩的行為,建議爸爸媽媽每次回去 拜訪長輩前,先自己買一份給女兒的禮物,然後交給長輩並告訴他們,禮物是以他們的名義所準備的,請他們也開心地交給女兒。
Q7不能容忍自己的兄弟姊妹被稱讚?
答:《百萬父母都在問!心理學博士寫給你的習慣教養書》的作者認為,父母表達的方式顯得特別重要,如果要特別表揚某個孩子,請就行為本身陳述就好,例如:「哥哥今天主動跟鄰居阿姨打招呼,讓阿姨感覺受到重視,做得很不錯!」不要因此藉機數落或批評其他孩子。
「弟弟10分鐘前就到了,你怎麼總是不守時?」「你看哥哥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得那麼好,怎麼你就做不到呢?」像這種又加上評斷的話,會讓孩子感到生氣,也會覺得父母似乎更喜愛其他的兄弟姊妹。
Q8老大情節,怎麼辦?
答:《百萬父母都在問!心理學博士寫給你的習慣教養書》提到,孩子之間相互比較、嫉妒的現象永遠不會消失!所以重要的並不是要求孩子停止相互嫉妒、爭寵,而是要幫助孩子舒緩他們的情緒,身為家中第一個孩子的心理是非常複雜的,而且短時間內也不見得能明白友愛的價值。
當孩子對弟弟妹妹產生反感,經常會說出「我討厭他。」或「我恨死他了。」之類的話。對此父母不要立即對他們說:「為什麼?妳是姊姊,不能這樣,這樣是不好的行為。」這樣一來,孩子下次就不敢對父母如實說出真實感受了。
勿堅持大的要讓小的
父母過於堅持 大的要禮讓小的,會讓排行較長的孩子有委屈心理,長期下來也會影響他對自我的評價與自信,若父母總是特別溺愛年紀較小的孩子,他們漸漸會認為不管走到哪 裡,年紀或輩分較長的人保護關心幼小力弱的人是理所當然的,當他們遇到難過時,會習慣性地依賴他人,而不靠自己的努力爭取,將會成為無法自立的人。
謝瑩慧副教授打了一個有趣的比喻,如果今天是你最好的朋友,結交了另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大人們自己可能都會不禁思考,那我跟她的友誼還會不會像以前一樣好?更何況是孩子?
老 大會擔心父母對他的愛被瓜分,是很正常的,父母要多體諒老大的心情,不要認為他應該在一開始就身為父母的大人一樣,開心地迎接新成員的到來,尤其如果是家 中的新生兒,的確也會占用掉父母大部份的時間,父母可以邀請孩子一同參與照顧,老大較不會有被屏除在外的感覺,同時也是建立自信與培養手足之情很好的方 法,最後爸爸媽媽與別忘了要常常表達對老大表達自己對他的愛有多深。
詳細全文請參考2013年2月號No.273 【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